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安徽青年报:灵璧县陈埝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谢颖锋扶贫记
作者:共青团宿州市委   更新时间:2020-08-15 18:03:00   点击:0次 字体大小:【     】打印


  刚到村里的时候,一脸书生气的谢颖锋总是被大家叫做“小伙子”。现在,两脚泥土香的他被称为“老谢”。“我几年老了这么多吗?”谢颖锋问村民。“不是你老了,喊你‘老谢’是因为你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很贴心。”
  谢颖锋是团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同时是灵璧县陈埝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三年来,他任职的陈埝村从贫困发生率高,五保户比例高,癌症、风湿、遗传病等发病率高,村民收入低,脱贫致富积极性低,暴力案件和信访多发的“三高两低一多”、集体收入为零的软弱涣散村变成了“生态宜居福地,厚德崇文之乡,活力进取新村”,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先进村。

                                                                                              取信于民暖人心  

    谢颖锋回忆道:“刚到村里的时候,每天回去,我的房间都是一地水,有人告诉我可能是村民有怨气,故意把水龙头打开放的水。此时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扶贫的第一步是取信于民。”初到陈埝村,谢颖锋和他的工作队连续70天走访了全村908户,发放了连心卡,并收集问题和建议1310个,承诺“群众办事儿不跑腿,一个电话送上门”。
  2018年的夏天暴雨连降。村民杨幸福跑到办公室说村里有几处桥该修了。此时谢颖锋掏出笔记本说:“我来记录一下。”不料杨幸福火冒三丈要冲上来打人:“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爸就来反映过要修桥了,当时的领导说‘记录一下’,修到现在我儿子都上小学了,你还在说‘记录一下’。”谢颖锋立刻明白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随即挽起裤脚说:“走,你现在就带我去看看哪几处要修。”谢颖锋和杨幸福冒着大雨去查看情况,一一拍照记录。如今不仅40座桥全部修好了,陈埝村还实现了水、电、路、网全覆盖,贫困群众“走上硬化路,喝上安全水,用上稳定电,联上互联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杨幸福说:“看来这个书记是真的来干实事的。”
  陈井力是陈埝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整日酗酒、赌博,且常与村民发生争执。谢颖锋安排他做办公室的保洁工作。村民对此非常不解,一个整日邋遢混日子的人,个人卫生都不讲究,怎么可能做好公共区域的卫生工作。谢颖锋认为,这份工作一方面可以给他提供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用这份工作证明自己,提振生活的信心。谢颖锋帮他买了新衣服,到家里和他一起整理居家环境,抽空和他一起去刷厕所、扫广场。后来,陈井力不但将保洁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还戒掉了酗酒、赌博的陋习,并且乐于帮助他人。为了让村民过个暖冬,谢颖锋联系爱心企业为村里捐了500双棉鞋,陈井力领了一双。一天,陈井力在办公室打扫卫生时发现谢颖锋的鞋子破了几个洞,随即回家取了自己的那双鞋子给谢颖锋:“这是上次领的新鞋子,还没穿,你的鞋子破了,你穿上吧。我们穿暖了,你也要穿暖些。”谢颖锋对记者说:“这件事让我很感动,这证明村民们不但信任我了,还待我如家人一样,很暖心。”

产业发展强信心

  聊到“老谢”,杨佃怀说:“俺老百姓不太会讲,反正他这个人是特别好,实在太好了。”杨佃怀患心血管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因病致贫,于2014年建档立卡。在心血管搭建三个支架后,身体逐渐好转。得知杨佃怀有制作麻油的手艺后,谢颖锋经常鼓励他积极创业,并为他申请贴息小额贷款,帮助他分析市场行情来调节生产,搭建销售渠道。目前,杨佃怀的麻油生意很稳定,每年能有不少于两万元的收入。除此之外,谢颖锋还从外地的养殖大户处购买了防疫过的富硒鸡苗,免费送给杨佃怀。这种富硒鸡不易生病,营养价值高,鸡蛋呈绿色,市场前景好。“这些鸡苗不要钱,国家还给补贴,‘老谢’还帮忙直播推销,养鸡、卖鸡是件很轻松的事”。乐观向上的杨佃怀还是村里保洁队队长和扶贫小组组长,一方面维护村里日常的环境卫生,另一方面帮助工作队了解乡亲们的需求,及时上报。“算上各种买卖和产业分红,我现在每年有六万元的收入,大儿子从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小儿子在上海工作,日子真的是越来越好了。看到谢书记总是这么风里来雨里去的三四年了,我很想帮助他,也想帮助我们村变得越来越好。”杨佃怀说。
  有村民想养羊,谢颖锋帮他建羊圈、买种羊、流转土地,还帮聘请省牛羊产业体系的首席专家提供技术支撑,如今该户年利润突破500万元,还能带动了九十余户村民发展湖羊养殖,特色产业“湖羊养殖”成了循环经济和产业扶贫的典型,吸纳利用全村8000亩的秋季秸秆。有村民种葡萄,谢颖锋帮他打了机井、修了硬化路。有残疾人想开个修车铺,谢颖锋帮他申请贷款、洽谈门面、购买零配件。慢慢的,“有想法,想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愿意找谢颖锋和扶贫工作队商量的人越来越多。
  扶贫工作队入驻三年来,该村贫困发生率从8.45%降至0.21%,无一人返贫,村集体经济收入继2017年实现零的突破后连年翻番,今年预期能达到52.6万元。2019年,该村顺利完成28户31人脱贫任务,无一人返贫。谢颖锋说:“解决了生路,心劲足了,群众才会跟着你干。扶贫,要和群众的幸福指数挂钩。”

“扶贫羊”带来好收益,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

修整后的扶贫工场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精神脱贫聚民心

  初到陈埝村的一天晚上,扶贫工作队三人买了几个馒头,做了番茄鸡蛋汤。队员说:“你把汤喝完,能看到我们这儿的‘特产’。”谢颖锋定眼一看,发现碗底儿有好几只死苍蝇。“蚊蝇是影响村容村貌的重要因素,治理它需要久久为功”。为了进行新农村建设,谢颖锋下决心要进行“三大革命”——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深化“厕所革命”,积极构建现代化垃圾处理体系,努力让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在村里,最好的厕所就属公共厕所了,这是谢颖锋特意为村民树立的典范。每天有专人打扫,光亮整洁无异味,很多村民骑着电动车来这里上厕所,尤其是在外上学、务工的年轻人更愿意使用公厕而不是家里的厕所。久而久之,在强烈的对比之下,村民自发地改造自家的厕所。现在,冲水式马桶已在村里普及。每有村民建新房子,谢颖锋总是早早去蹲点,劝他们同步建好卫生厕所,往往一蹲就是几天,直到村民同意他的建议。“以前用的都是旱厕,夏天太臭,蚊蝇乱飞,冬天太冷,起夜受罪。现在孩子们从城里回来,都愿意用这个冲水马桶。”杨佃怀说。
  为了改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局面,谢颖锋将购买的垃圾桶分发给每户。“我知道他们不会主动将垃圾放到公共垃圾桶,所以就发给他们,然后专门上门收垃圾。没想到,他们不用垃圾桶装垃圾,用来当储物桶装粮食”。为了激发村民的主动性,村里建设了“爱心超市”。该村通过包村单位和包保干部,面向社会募集资金或实物。这20平米的超市内摆满了米、面、油、暖水瓶、小家用电器等各类生活用品。每户每月通过卫生评比获得积分,使用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现在,村民们不但将自家垃圾规范处理,还主动捡拾公共区域的垃圾以提高积分,环境卫生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如今,该村万亩平畴、绿树成阴、产业兴旺、人文荟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是宿州市精神脱贫示范村、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试点村,2017年,该村高标准顺利出列,还被纳入了省“2018年度省级美丽乡村规划”。
  村里的孩子是谢颖锋最牵挂的群体。相较于送书、送文具,谢颖锋认为扶志育心更为重要。“红领巾感受宿州新变化”是由团宿州市委牵头的主题实践活动,谢颖锋以此为依托邀请企事业单位、爱心联盟、青年创业者协会等组织募集资金,征集有爱心的城市家庭与村里的孩子共同学习、生活一天。马凤玲于去年夏天就带着大儿子参加了这个活动,她笑着说:“与我们一对一陪伴的是个十岁的男孩,他送了我们书包、作文书和写字本,孩子到现在都很爱惜这些东西,还常说想哥哥了。”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谢颖锋申请了民政部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邀请社区工作者每周末到村里为孩子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分别以心理疏导、习惯养成、传统教育等不同形式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活动五十余场;温暖包发放、“四小”、组织开展亲子活动等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然而,“老谢”这个“贴心书记”对自个家庭可没那么“贴心”了。扶贫期间,谢颖锋的父亲病危住院。“父亲病重时意识模糊,谁也不认识,却大喊大叫要见我这个小儿子。待父亲恢复后,却劝我不要回来,他说村里有更多的人需要我。”谢颖锋回忆,“我的妻子是位高龄孕妇,流产时一个人叫救护车、一个人上下六楼,在电话中无助地哭泣。”本来打算无论如何2020年一定要陪家人过个团圆年,不料疫情突发,作为扶贫干部,谢颖峰坚守防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是谢颖锋一直以来的信念。
  回想驻村三年,谢颖锋感慨道:“很长,值得一辈子感念;很短,还有很多事想干。”

组织常年在外的孩子回村跪拜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