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东奔赴武汉参与疫情救治工作(右一)
“我去武汉了,给您说一声,您不要告诉我妈……”在出发前,邱东给自己在泗县的姨姑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邱东的话还没有说完,姨姑已经忍不住泪湿眼眶。
2月9日上午,泗县人民医院第二批的三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参与疫情救治工作。其他两位同事在出发之前都和家人告了别。邱东犹豫再三,拨通了在泗县唯一的亲属——姨姑的电话。告诉了她自己已经被医院批准去武汉支援的事情,并且交代姨姑一定不要告诉自己的母亲,也不要发朋友圈,免得被其他亲属知道,这样就瞒不住家里的人了。姨姑在电话那端含泪地答应了。
邱东作为一个“90后”,有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懂事和成熟。他的老家在江苏省睢宁县。去年,邱东的父亲发生了严重的车祸,经过两次开颅手术,在医院住了整整一个月。命虽是保住了,可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因为邱东要在泗县上班,而自己的姐姐也已经远嫁,照顾父亲的重担就全部压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因此,对于母亲,邱东感到特别心疼。一到休息日,他就从单位奔到百里之外的老家,给父亲洗洗澡,陪父亲说说话。上班没有几年,邱东的工资并没有多高,可是每次回家他都把攒下来的钱全部交给母亲。“我平时吃得好住得好,花不着什么钱,这钱你就安心拿着。”对母亲,他总是这样报喜不报忧。
作为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唯一的男护士,邱东挂在嘴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男孩子,应该比你们干得多。”疫情来袭,邱东写下请愿书,多次向医院领导请求去武汉参与救治工作。“我在上班的这几年,从医院学到了很多。国家培养了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更应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临行前,邱东把入党申请书交到了院党委书记手中,火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希望党组织在疫情的第一线考察自己。
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95后”朱涛已和女朋友举行了浪漫的婚礼,疫情发生后,为了坚守岗位、抗击疫情,他取消了婚礼,和同事们并肩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出生于1995年的朱涛是市疾控中心综合卫生科的一名工作人员,与女朋友甜蜜恋爱一年多,半年前开始预订酒店、拍婚纱照、挑好领结婚证的日期,只为筹备一场浪漫的婚礼……
最近,宿马园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的“战疫”队伍里出现了一副生面孔,她奔波在高铁站防疫一线,劝导人员分流、发放宣传单页、为旅客测温消毒……“这名志愿者可了不得,人家还是个高中生”,园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站长乔峰佩服的说。
这名志愿者叫乔思雨,家住东城汴南村,是宿州三中的一名高三学生,在2019年大美宿州号专列K5542志愿者招募中报名加入,后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寒冬天,早七点天色渐亮,乔思雨站在高铁站前广场,向过往旅客分发疫情防护手册、为其测温消毒,中午就在服务站小厨房分时段进餐,直至晚九点,路灯高挂,执勤检查,充当防疫宣传员、守门员、战斗员。在谈及她为何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时,乔思雨表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现在‘战疫’当前,不论年龄,只求保卫家园,身着红外套、头戴小红帽,是安全,也是一种荣光。”说完这些,她有些俏皮的补充道:“乔峰其实是我大伯父,他很热爱自己的岗位,一直都在鼓励我参与,所以在学校时,我就一直有当志愿者的想法了,现在算是梦想成真。”
这只是宿马青年志愿者为防疫贡献力量的一个缩影。连日来,青年学生们冲锋在前,“疫”线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用担当奏响青春凯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