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团员青年厚植家国情怀、践行使命担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市委宣传部与团市委联合举办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观影系列活动,观看公益影片《南京照相馆》。近日,青年志愿组织专场在苏宁影城共青团影院举办,约15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活动,共同回顾历史,感悟和平的珍贵。
《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沦陷为背景,将目光投向吉祥照相馆的平凡众人:学徒阿昌、老板老金,以镜头记录他们的非凡抉择——在山河破碎的1937年,于日军铁蹄下,冒死洗印、传递揭露暴行的影像,让这份证据最终成为审判战犯的“京字第一号”铁证。影片借方寸照相馆映时代大义,既诠释了“城可陷,志不屈”的民族脊梁,更让中华儿女在危难关头的家国担当与抗争精神,跨越岁月直抵人心。
青年志愿者 张慧慧
《南京照相馆》的每一帧都浸着沉重。那些凝固在照片里的悲戚,让我更懂志愿服务的意义。当年,普通人在绝望中守望相助;如今,我们接过这份善意,在社区帮扶、灾害救援中传递温暖。志愿服务不是抽象的口号,是帮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耐心,是为困境儿童点亮的微光,是灾难来临时递出的一瓶水。这些微小的善意,恰是对历史的回应——不让无助重演,用互助织就防线。镜头里的苦难提醒我们:和平年代的守护,从不是理所当然。作为志愿者,我们用行动续写温暖,让“守望相助”成为刻在民族骨血里的力量。
青年志愿者 曹焕
《南京照相馆》以平静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战火中普通人用照相馆守护尊严的非凡勇气。作为蓝天救援队队员,我们对“守护”二字体会尤深——影片中定格的是历史伤痕与人性微光,而我们在救灾现场面对的则是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二者跨越时空形成共鸣:无论是用相机抵抗遗忘,还是用双手托起希望,本质上都是对生命价值的至高尊重。影片中显影液下缓缓浮现的面孔,仿佛一次次救援行动中那些渴望生命的眼神,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之余,更须珍视当下的平安与温暖。这份职业信念,因这部电影而更加沉静坚定。
青年志愿者 赵新年
观看《南京照相馆》时,我的内心始终被一种复杂的情绪裹挟——既有对历史创伤的深切痛感,更有对平凡人在绝境中迸发的精神力量的震撼。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或许无法像影片中的角色那样直面战火,但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这份精神——在社区服务中传递温暖,在文化传承中守护记忆,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当我们在志愿活动中扶起一位老人、为孩子系好红领巾、为历史展馆擦拭展柜时,我们就是在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照相馆传奇”。这种平凡中的坚守,终将汇聚成守护和平的磅礴力量,让历史的伤痛永远成为照亮未来的灯塔。
下一步,团市委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深化思想引领,紧扣青年认知特点、兴趣偏好与成长需求等,推动思想引领从“入耳”到“入心”,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为宿州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