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拂晓报:袁文涛: 我的创业路才刚刚开始
作者:共青团宿州市委   更新时间:2016-03-17 09:25:23   点击:0次 字体大小:【     】打印

    拥有七年以上的互联网从业“经验值”,运营日访问量超过20万IP的虚拟社区,首届安徽省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第二名,本土一家互联网公司掌门人…… 

    如果把这些看似独立成体的经历和名头汇聚在一个人身上,会怎样?答案显而易见:这是一位互联网行业的创业精英,是一位众人羡慕的“霸道总裁”。如果再揭开一层神秘面纱告诉你,这些荣誉的拥有者只是个22岁的年轻小伙儿,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大呼不可能。

    “移动互联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这位名叫袁文涛的“90后”创客精英,阳光、自信、成熟,面对记者谈吐自如……和传统IT男那种刻板、无趣的老套形象截然不同。

    我和互联网有个约定

    话题始于去年七月份那个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我自己都没想到能获第二,可能和当时的心态有关吧。”袁文涛回忆道。大赛集聚了省内众多互联网创业精英以及400多个项目。袁文涛以一场“不作”的TED演讲和一款名为“微擎”微信公众号管理系统,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有专家这样点评他的产品:不卖弄情怀,真正努力地去做好产品和服务。

    对于互联网行业中泛滥的情怀营销,袁文涛有自己的主见:“需要情怀营销,但你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匹配你所宣扬的情怀。”而实力之于袁文涛,早在初中时代就有了。初二的时候,自家亲戚办个电脑知识培训班。他就靠着刚学来的那几下,捣鼓出个虚拟社区网站,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我清楚知道,我在这方面有兴趣、有天分。我可以不走高考独木桥,走好自己的路……”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袁文涛与互联网“相约永远”,并立志要闯出一片天。高中毕业后,带着自己赚的钱,他北上北京,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和顽强的毅力,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互联网知识,为日后创业做足了知识储备。

    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有技术、有资金、有项目,在外人看来,袁文涛创业成功是分分钟的事儿。袁文涛也这么认为。 2013年,他信心满满地做了一家建材网站。“当时,建材行业火爆。通过板块广告位招租,可以实现盈利。”梦想很丰满,可现实却给了袁文涛狠狠一击。房地产市场的疲软让建材业不温不火,更让网站难以为继。以前投下的钱,还有付出的精力和热情全部打了水漂。第一次创业就失败,让袁文涛更加清醒地审视自己: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创业者不能只做“键盘侠”,还要做分析员和“技术控”。又一波基于微信为载体的创业风潮来袭。袁文涛紧抓机遇,于同年成立了互联网公司,专门为微信公众号做管理系统及提供后续服务。谈及这次创业初衷,袁文涛说,现在有很多微信公众号,但缺管理系统。我们集中人、财、物,全力研发管理系统,立志做到行业顶尖。

    创业,离梦想越近,越是伴随着失败和挫折。那段时间,袁文涛和他的团队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研发上。一场场“圆桌讨论”,一次次科学论证,一轮轮技术公关……到关键节点,袁文涛忙到一天只吃一顿饭,凌晨三四点都在加班。梦想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可就是抓不住成功的尾巴。眼看自己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袁文涛觉得自己撑不住了。“那时候,我怀疑过自己是否还能做这行。”周星驰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让他有所悟:“做人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是哦,要想圆梦,就要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坚持下去,永不言弃,终会成功。

    (上接第1版)重新收拾心情,整理思绪,袁文涛又开始了新一轮冲刺。上天总是眷顾付出汗水和努力的人。他成功了!一套解决用户痛点的微信公众号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并迅速了占领了这一细分市场。

    保持定力谋划未来

    伴随着公司业绩稳步上升,金钱、名誉相继而来。相对同龄人来说,多金、富足的生活并没有冲昏袁文涛的头脑。他时刻保持着危机感和饥饿感。互联网讲究的是平等、协作和共享。基于此,袁文涛和他的合伙人也在及时调整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专注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做资源整合和品牌推广,最终取得用户体验的最优化和最大化。技术与实干并立,激情与梦想齐飞,这让“袁文涛们”几乎能和互联网行业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创业致富梦。

    只有尝过失败的滋味,才能感知成功的不易。年纪轻轻就被人称作“成功人士”、“创业精英”。对此,袁文涛谦虚地表示:“我的创业之路才刚刚开始,前路充满未知和风险。但只要有拼劲、有态度,成功会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