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站内搜索:
《拂晓报》拂晓时评 | 酷暑送清凉 “爱心冰箱”再续航
作者:共青团宿州市委   更新时间:2025-07-16 14:46:00   点击:0次 字体大小:【     】打印

夏日炎炎,热浪袭人,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稍微活动几分钟就会汗流浃背。因此,不少人选择尽量少出门。然而,环卫工人、外卖骑手、交通警察等群体,需要迎接烈日的“烤”验。随着高温的持续,各地街头纷纷出现了“爱心冰箱”,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的解暑饮品,传递了社会的关爱与善意。

“爱心冰箱”为夏日带来了丝丝的凉意,彰显了城市的文明温度。通过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冷饮、应急物资等帮助,不仅能够传递社会关爱、体现人文关怀,而且能培养公众的感恩意识与互助精神。2024年夏天,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团市委、市慈善总会及市公益顺风车志愿者协会共同运营“爱心冰箱”项目,在宿城人流密集区设置7个固定补给站,由志愿者动态巡查确保供给。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爱心企业、普通市民纷纷匿名购买物资补货、外卖员捐赠物资回馈的现象非常普遍,形成“取用——补充”的善意循环。可以说,在酷暑时节上线“爱心冰箱”,能够在方寸之间聚集起大家散落各处的爱心,增强了爱的共鸣效应,扩大了爱的辐射范围。

不过,“爱心冰箱”项目在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多重挑战。比如,物资依赖单一供应方(公益机构或爱心企业),公众参与爱心捐赠的动力不足,持续性压力较大;个别非急需人提前蹲守领取点,使用塑料袋大量取走饮品,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环卫工、快递员等群体难以获取资源;管理方的动态监测能力较弱,有时不能及时为冰箱补货等等。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经验来看,对于“爱心冰箱”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可通过“志愿者巡查+流动送水队”动态补给、鼓励爱心企业认领站点、向市民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来解决。

小小的冰箱,可以在炎炎夏日里,汇聚起大大的社会正能量。通过政社协同、公众参与及创新运营模式,各地“爱心冰箱”站点会越设越多,提供的解暑物资也会越来越丰富。除了设置“爱心冰箱”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设立免费凉茶供应点、免费冰水自取点等,为户外劳动者送上浓浓的关爱。

每一瓶水的传递,都是爱心的接力。希望有更多的人存入爱心,并在有需要时收获清凉。让“爱心冰箱”成为爱的集散地和夏日的“清凉补给站”。